您所在的位置: 莆田文明网 > 文明聚焦 > 内容页  返回首页

仙游:“五水共治”共享生态之美

发表时间:2024-01-22  来源:湄洲日报

图为仙游第一水厂迁建工程竣工投用。

 

图为鲤城街道河道专管员巡河。

  仙游县是木兰溪源头和上游所在地,依水而生、因水而兴。近年来,仙游县委、县政府作出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水共治”决策部署,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绿”为“笔”,共绘“大美仙游”新图景。

  隆冬时节,木兰溪两岸依旧草木葱茏,生机勃勃。

  近年来,仙游县委、县政府谋定木兰溪“五水共治”决策部署,把握河流治理脉搏,去污存清、排涝通渠、防洪引流、保供保产、节源储能并行,变资源水利为生态水利,着眼宏观布局、把控微观调整,持续优化水域环境、保障流域民生,推动木兰溪全流域综合治理迈开新步伐。

 

立足“本手”重治源

 

  如果将“五水共治”看作一个握紧的拳头,那么“治污水”就是“五水共治”的“大拇指”,在治水中处于关键部位。

  去年,鲤城街道河长办在例行监测过程中,发现有段地下污水管网排污指数超标,由此揭开了一段长达800米的排污暗渠。通过溯源摸排,有关人员迅速定位责任主体,联合相关部门展开整治。

  “管住了污水排放的源头,溪水变得清澈,环境也更美了。”家住附近的居民说。

  污在水中,根在岸上。坐落于县中心的仙游县鲤城街道,人口稠密、街巷交错、产业聚集,地下管线密集,污水管网管理和建设困难重重。该街道把治河利剑对准岸上,坚持水岸同治和源头治理,聚焦生活污水处理,加大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力度,推进城区雨污分离改造和农村污水管理规划建设。

  鲤城街道办副主任陈武介绍,街道聚焦问题导向,严控畜禽养殖、污水直排等污染源,加强溪流沿岸“反弹复建”畜禽养殖场和水产养殖整治,对“反弹复建”和违法新建、改建的畜禽养殖户,发现一家拆除一家。同时,全面推进排污口整治,组织河长办、环保站、村建站等相关股室开展治理,2023年共整治18个排污口。

  “五水共治”促进政府、企业、行业、公众等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治水。全县18个乡镇持续发力,去年222个村居实施村庄生活污水提升治理工程,建设主管392.3公里、接户管1363.4公里,完成投资51151.6万元。

  目前,木兰溪干流仙游段水质稳定在Ⅲ类,汇水支流水质环比提高10%,木兰溪流域4个国省控断面、2个县级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严格落实“巡河清单”,依托智慧河长综合管理平台,常态化开展“无人机+人工”全域巡河,动态监测排污情况,加强排污管理,及时反馈核实,做到全面销号,确保水质稳定达标。

  县河长办主任李润华介绍,该县推行“三全三收”,“三全”即污水治理要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三收”即对三格式化粪池水、洗涤水、厨房“灰水”三水全部纳管,改变了以往只单纯收集化粪池水的做法,避免污水收集不全的问题。目前,全县共完成12个零直排试点村建设。

 

追求“妙手”强科技

 

  “仙水溪南溪段岸边有一处违规搭建,在篱笆内养殖畜禽。”上月,在榜头镇,河长办值班人员通过“河湖智能视频监控平台”的“电子河长眼”,发现违规情况,当即“派单”给河道专管员。

  榜头镇将“电子监控+河长制”融入水系管理,依托“河湖智能视频监控平台”,安装公共视频206个,其中在木兰溪安装120个,在仙水溪安装86个。

  “智慧巡河”为榜头镇注入强劲科技力量。该镇利用远程实时监控,加大对木兰溪、仙水溪沿线排污口的巡查及监督,远程对河道进行监控巡河,方便指挥在现场的河道专管员及时处理问题。通过数据网络采集、传输监控画面,设置公共视频管理中心,实现网格化管理,为快速发现河道问题、打击涉河违法行为提供技术支撑。

  天上看、云端管、地上查、智慧治。仙游县开展无人机巡河,运用智慧河长管理系统开展线上线下同步巡河。在全县试点推广河长、警长、督察长,“企业河长”“民间河长”“政协委员河长”“河道志愿者”齐上阵,一张责任网覆盖所有河流。

  在枫亭镇,河长带队到周边乡镇协调,对接枫慈溪、沧溪上游园庄镇、郊尾镇,协商解决涉及上下游、左右岸的水环境问题。通过联合会商、联合巡河、联合清障、召开现场会等,凝聚各方治河力量,加强跨界河道治理保护力度,实现全域共治。兰友、学士社区2个试点村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全收集。该镇还依托“全市一张图”平台,调动网格长、单元长排查河湖问题,扭转河湖监管宽松软局面。

  绘制“一张水质检测图”,建设“一间水质检测室”,使用“一台空中巡河机”,该县通过“三个一”逐步提升河道水质。采取第三方购买服务方式,推进木兰溪等流域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一打捞,累计打捞水葫芦15.1万立方米,清理河道9.72万米,恢复水域面积26.84万平方米。

 

避免“俗手”促转变

 

  “治水,一头连接美丽生态和高质量发展,一头连接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仙游县水利局副局长林志敏说,基于人水共构、共生的理念,该县在全社会营造治水护水的浓厚氛围。

  去年以来,仙游县根据农村污水建设点多面广、情况复杂等现状,采取“政府确定实施模式、部门业务指导、乡镇统一采购管材设备、各行政村公开招标选择施工单位”的“包工不包料”模式,以“因地制宜优方案、群众参与快推进、统筹建设省造价、多方监管保质量”为原则,突破“九大转变”。

  其中,工程设计由“第三方企业”转变为“村居老协会参与、现场徒步、科学设计”;群众观念由“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解决群众纠纷由“事后调解”转变为“现场面对面沟通协调”;建设主体由“企业”转变为“乡镇村居”;建设模式由“PPP模式”转变为“包工不包料”;工程监管由“单一公司监理”转变为“专业监理+民间监理”;后续运维由“第三方管理”转变为“国企负责日常运维”;技术方案由“单一破路进大管网”转变为“因地制宜”;由“政府全部买单”转变为“使用者适当付费”。

  “治水理念的转变,从根本上解决了河流久治不‘清’,污染反弹屡见不鲜的现实困境。”林志敏表示,“五水共治”组织全民参与治水,充分保障公众在治水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下一步,县里将继续遵循“科学治水”精神,推动主要流域水质得到明显提升,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率达到省里要求的75%以上,设施稳定运行率达90%,实现从“水忧患”到“水安全”的华丽转变,从“水安全”到“水生态”的生动跨越,从“水生态”到“水经济”的迈进飞跃。

  “本手”“妙手”“俗手”,在治水这一盘棋局上,仙游县多手并抓,推动生态发展、促进治水兴水,守护好木兰溪。

  久久为功的“五水共治”,正全方位提升仙游的品质和气质。如今,一座水润天泽、丰饶富丽的古邑新城,正横亘于蓝天碧水间。

(黄凌燕 郑志忠 王祺娴 文/图)


[责任编辑:傅赐明]

莆田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
莆田晚报社 技术支持 
Copyright (C) 2011-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