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莆田文明网 > 文明聚焦 > 内容页  返回首页

福建莆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绿色发展有声有色

发表时间:2021-10-12  来源:莆田文明网
图为北岸通过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打造的紫玉湖成为生态新景。 湄洲日报记者 蔡昊 摄
    疫散云开,福建省莆田市公园、广场、步道等恢复开放,市民漫步其中,呼吸新鲜空气,感受生态环境的美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近年来,莆田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理木兰溪的重要理念,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蓝色海湾,走绿色发展之路,实现生态惠民。
  铁腕治污 提升环境质量
  此次疫情防控中,莆田市加强涉疫垃圾废水处置监,管严守安全红线。面对疫情,市县两级生态环境部门迅速行动,主要领导带队赴一线,对定点医院、集中医学观察点、方舱实验室、涉外港口等重点单位进行监督帮扶,现场指导涉疫生活垃圾安全收集、消杀、转运,和医疗废弃物收集、处置等工作,确保重点单位涉疫垃圾安全处置。同时,还每天派出监测人员开展定点救治医院及隔离点的污水余氯监测工作,切实保障涉疫污水达标排放。
  保护生态环境,莆田市一直在行动。
  走在涵江区宫口河,秋风轻拂,水清岸绿。昔日的“臭水沟”已成为闹市区的一条亲水“绿色走廊”。
  宫口河是流经涵江城区的主要河流,曾经污染严重。近年来,该区加大整治力度,通过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以及提升水质监测能力等举措,唤回碧水清流,环境质量大改善。宫口河的蜕变也赢得周边居民连连称赞。
  “‘擦亮’蓝天、保卫碧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重要的民生福祉。”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年来,莆田市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莆田。
  在碧水保卫战中,莆田市制定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水源地保护、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实施方案,重点打好木兰溪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木兰溪流域水质功能达标率稳定在100%,流域国省控劣Ⅴ类水质断面全部消除。坚持PM2.5与臭氧污染协同治理,加大VOCs(挥发性有机物)整治力度,全市430家涉VOCs企业完成提升治理。扩大烟花爆竹禁燃区,强化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去年,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95.9%。建立污染地块清单和企业用地优先管控名录,推进全市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100%。推进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建成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置项目,土壤污染防治取得成效。
  造林绿化 畅享绿色福利
  10月11日,记者在埭头镇大蚶山天云洞旁看到,目之所及,满眼葱郁,石山仿佛穿上了“绿装”。
  “近年来,莆田市重点对大蚶山、鹭峰山266.8公顷的山体进行石漠化治理,让石山披‘绿装’,荒漠变绿洲。”秀屿区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莆田市在全省首倡沿海石头山实施恢复绿色的工程,秀屿区作为全省第一批石漠化造林试点,率先开展石头山复绿,如今山头的植被生态显著改善。
  绿色是莆田市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近年来,莆田市扎实推进城市、乡村、水系、道路、园区、校园、海岛、屏障“八大绿化”,开展“大造阔叶树,绿化全莆田”三年行动,重点推进以现有桉树林改造、低效针叶林等林分改造、沿海石头山复绿工程、花化彩化提升等建设,全面推进绿化美化花化彩化香化。累计完成现有桉树林改造0.307万公顷、低效针叶林等林分改造0.394万公顷、石头山造林135.068公顷、花化彩化440.3公顷。
  推进村庄绿化,改善人居环境。莆田市以福厦高铁、向莆铁路、木兰大道沿线村庄、美丽乡村建设村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村庄为重点,推进农村“四旁”(路旁、水旁、宅旁、村旁)绿化美化。
  一系列有力有效举措,打造了多层次、多样性、多功能的绿色生态屏障,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整体形象不断提升。5年来,莆田市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创建省级森林城镇2个,省级森林村庄35个;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49万公顷,占省下达目标任务的134.3%,让群众看得见青山绿水,享受生态富民福利。
  生态修复 建设蓝色海湾
  10月8日,在北岸经开区妈祖城海堤生态化加固及修复项目建设现场,机械轰鸣,施工繁忙。
  据福建大爱之旅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郑志松介绍,之前受疫情影响,材料供应不足、物流运输慢,工人们轮流上班。目前,120多名工人全部复工,开足马力,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争取早日完工。
  妈祖城海堤生态化加固及修复是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湄洲湾北岸段)之一,通过采取生态化修复改造加固,提高妈祖城海堤岸线的稳定性和抵御自然灾害的防护能力。
  筑梦海洋生态,呵护蓝色海湾。
  2019年,莆田市通过了财政部、自然资源部联合组织的第二批“蓝色海湾”项目的评审,计划总投资7.05亿元,实施木兰溪入海口及妈祖城海岸带的生态修复和保护。整治岸线29.8公里,海域面积6.2平方公里,修复湿地面积1.75平方公里,采取修复红树林湿地、黑脸琵鹭栖息地、芦苇草滩湿地、沿海防风林、退养还滩复滩、海堤生态化改造及护岸加固,逐步实现“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的蓝色海湾生态建设目标。
  “通过‘蓝色海湾’项目整治,恢复自然岸线、海岸原生态风貌等,促进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提升海岛综合价值,致力走出一条从用海、护海到养海、还海的生态文明的发展新路,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效合一。”市自然资源局修复科科长陈勇进说,项目共有18个子工程,全部开工建设,已完工12个,累计完成投资6.478亿元,占总投资91.82%。
  生态有术,发展有路。绚丽多彩的美丽生态画卷将成为莆田市吸引好项目、大企业纷至沓来的一大优势,助推莆田高质量发展。
  采访札记
  生态兴 增福祉
  小流域水质优良比例从2016年的65.5%上升到2020年的96.6%;近岸海域水质功能达标率由2016年的77.8%上升到2020年的95.7%(居全省首位);森林覆盖率达60.21%……采访中,一组组亮眼数据让人为之振奋,折射出莆田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绿色答卷,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应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以绿水青山造福人民。(湄洲日报记者  傅梅香)

[责任编辑:徐嘉馨]

莆田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
东南网 技术支持 
Copyright (C) 2011-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