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莆田文明网 > 文明聚焦 > 内容页  返回首页

福建莆田积极推进垃圾分类 为保护好湄洲岛赋新能

发表时间:2020-05-29  来源:莆田文明网

    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垃圾分类自推行以来,不断创新举措,评选出“垃圾分类示范户”,对持证上岗的垃圾分类保洁员进行“月考”,组建宣传培训教导队等,探索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湄洲模式”,引人关注。

  垃圾分类已成为妈祖圣地湄洲岛的新时尚。这一年,湄洲岛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深入开展垃圾分类活动,不断完善和规范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探索建立了独有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湄洲模式”。

  湄洲岛党工委书记林韶雯强调,垃圾分类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要从生活中点点滴滴做起,让垃圾分类蔚然成风,为建设生态湄洲岛凝聚起磅礴力量。这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湄洲岛的重要嘱托的具体实践。

  湄洲岛管委会主任林锋认为,垃圾分类既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内在要求,也是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要以更大决心、更实举措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湄洲镇举行垃圾分类基础知识考试。 

  建立垃圾分类收运体系

  垃圾分类,可以实现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的双赢,与湄洲岛建设生态岛的定位高度契合。如何建立更加高效、更加完善的收运体系,湄洲岛以问题为导向,因地制宜,按照“模式的实效性、布局的合理性、作业的实操性”重构全岛“上中下游”分类收运体系。

  湄洲岛投入资金为全岛1万户村民统一配置40L干、湿垃圾分类桶,按“两分法”进行源头分类。但村庄作为一个开放式的区域,村民居住较为分散,村道四通八达,村民起居时间不定,无法采用社区“定点定时”的方式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于是,结合全岛实际,湄洲岛按照1:180的比例为各村配备保洁员,通过采取“定人定时定片区”的村集模式,通过“划片上门收集、定时段收运、定点二次分拣”的方式将服务关口前移,按照定人包片包户的原则,由保洁员上门收运并作二级分类。市直机关党工委团工委书记、湄洲镇挂职副镇长吴健说,保洁员在上门收集的过程中,结合开展垃圾分类入户宣传工作,并及时指导和纠正村民分类不规范行为,既解决村民一次分类不到位的问题,又潜移默化做好村民垃圾分类的日常教育。

  从村庄内收运开始,全岛配备72辆干湿收运的保洁车辆,具备兼顾村民日常危废、可回收垃圾的收运。同时,根据岛上各村实际地形位置、交通条件、收运频率等综合因素,合理规划建设定点换桶点。从村庄换桶点到末端处置,按照“专色专运”的要求,全岛共配置2辆有害垃圾清运车、2辆可回收物清运车、8辆其他垃圾清运车以及3辆厨余垃圾清运车。清运车辆统一粘贴分类标识,将车身颜色与各品类垃圾桶颜色逐一对应,有效防止“混装混运”的现象发生。针对岛上民宿、酒店等餐饮企业较多,且处置方式不同,将厨余垃圾与餐厨垃圾进行细化分类,增设3条餐厨垃圾收运路线,全面实行分类直运。

  同时,为有效破解“前端按类分,后端一锅煮”的垃圾处理现状,湄洲岛采取厨余垃圾就地资源化利用、可回收垃圾市场化运作、建立有害垃圾暂存点等三大措施积极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末端处置,成效明显,各类有机垃圾实现90%减量化,产物全面满足NYN-525有机肥料标准,用于全岛园林绿化、农田土壤改良。

 

保洁员驾驶垃圾分类车定点收取垃圾。 

  村民与保洁员相互“考评”

  真正的垃圾分类更要建立分类收集、分类处理的工作机制与流程,建立垃圾分类收集的常态化机制,不让垃圾分类流于形式。这就需要村民与保洁员有效互动,既监督又促进。

  前不久,湄洲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志愿者们深入各村向群众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并向40户“垃圾分类示范户”送上包括水培蔬菜小白菜在内的奖品,激发群众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的热情,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村民是否分类到位、如何做好日常监管?湄洲岛搭建垃圾分类监管平台,通过保洁员扫门牌二维码,对该户村民投放已分类的垃圾进行拍照上传,并就村民每日垃圾分类投放行为是否规范进行评分,将该评分月积累数作为奖励金额用于兑换奖品,增强村民开展垃圾分类行为的获得感。如果分类不到位,保洁员将给予较低的评分,将所上传的照片作为今后执法依据。并由系统自动生成累计每户排名,经各村进行公示,每季度评选出“垃圾分类示范户”和“垃圾分类不达标户”各20户。

  反之,村民也可以通过“湄洲垃圾分类”公众号,对保洁员的宣传劝导、收集服务进行评价。既考核保洁员日常工作,又为今后做好村民分类日常监管有个依据,实行“双向两考评”的源头分类监管。

  5月中旬,湄洲镇对持证上岗的垃圾分类保洁员进行“月考”。平时拿扫把的保洁员拿起笔,走进考场答卷,通过考试进一步掌握垃圾分类知识,更好地落实湄洲岛垃圾分类工作,保护好湄洲岛。吴健表示,垃圾分类保洁员是做好垃圾分类关键的一个“节点”,既承担着及时指导和纠正村民日常分类不规范行为,又负责入户宣传,起到潜移默化引导群众垃圾分类的作用。因此,保洁员对垃圾分类知识熟知程度和收运流程操作的规范,对整个垃圾分类“源头管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首批垃圾分类保洁员持证上岗。

  多举措宣传促习惯养成

  垃圾分类重在行为引导和习惯养成。湄洲岛通过多形式、多角度、多层次开展宣传活动,针对不同群体、不同类型的村落,采取相应的宣传方式以提高村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提升垃圾分类社会参与率,从而达到“要我分类”到“我要分类”思想转变,使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垃圾分类理念逐步转化为村民的行为自觉。

  湄洲岛组织编写中小学垃圾分类教材,把垃圾分类列入湄洲岛乡土教学内容,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从小掌握垃圾分类知识并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起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两个家长,影响三代人”,事半功倍的效果。

  至开展分类以来,全岛印发了《湄洲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宣传单页15000份、可粘贴垃圾分类投放指南2500张,垃圾分类指导手册2000份,制作了垃圾分类动画宣传视频、莆田话垃圾分类宣传音频,在全岛各重要节点制作投放了25组垃圾分类户外广告。通过发放宣传册、宣传单、播放莆田话版本语音宣传资料、微信群推送视频短片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载体,把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普及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确保宣传普及工作的热度、深度和持久度,逐渐养成生活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湄洲岛充分发挥基层管理力量,依托退休老干部、老党员等发挥余热,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组建一支由5-8名在本岛工作或离退休定居在本岛的老师、干部及有培训业务能力的岛上居民组成的湄洲岛垃圾分类宣传培训教导队。每月定期进村、进机关或对有培训需求的餐饮业、宾馆、酒店、民宿等各行各行业开展垃圾分类培训,通过再培训,再动员,使垃圾分类宣传培训工作常态化。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目前,湄洲岛紧紧围绕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打造两岸心灵契合幸福家园等目标,全面铺开垃圾分类的工作。但是,垃圾分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政策长期有效地执行和村民更加自觉地履行,两者同频共振,才能让垃圾分类成为社会的共识,成为岛民的一种习惯,为保护好湄洲岛注入澎湃动能。(湄洲日报记者 吴伟锋 通讯员 许双萍 林春盛 文/图)


[责任编辑:俆嘉馨]

莆田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
东南网 技术支持 
Copyright (C) 2011-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