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莆田文明网 > 文明聚焦 > 内容页  返回首页

福建莆田探索木兰溪治理理念下的湘溪实践:举棋落子山水间

发表时间:2020-05-28  来源:莆田文明网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新县镇古称湘溪,是兴化县治所在地,古有“山中邹鲁”之雅称,历史遗迹遍布,古邑发展的现代之路该如何拾遗?新县位于莆田北部山区,农业底子好,皆备山、水、田格局,生态是新县最亮丽的底色,如何统筹全局协同发展?如何变生态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实现“绿色产业”引领“特色突破”?

  去年6月,站在首届湘溪悦跑起跑点,涵江区委书记陈万东给出了答案——木兰溪治理理念下的湘溪实践,打造山区中小流域治理示范工程,让源头活水大有可为。

  治理之水 融进风景

  大自然孕育了河流,河流哺育了城镇。

  作为莆田第二大河——萩芦溪的支流,湘溪曾给新县带来了无限生机。“诸多历史遗迹都靠近沿溪两岸,见证了古邑繁荣。”涵江区新县镇张洋村支部书记范美龙介绍说,“湘溪位于萩芦溪上游,流经新县镇广宫、巩溪、张洋、新县、文笔5个村,全长18公里。湘溪水体淤积严重,河道纳污能力低、水质不断恶化。”2016年以来,新县镇传承木兰溪治理精神,举棋落子山水间,着手实施湘溪全流域治理。

涵江区委书记陈万东(前排左)调研湘溪治理工作。(资料图片)

  治水先治“盆”,湘溪治理从河道面源开始整治,以修复河流生态系统、扩大河流生态空间、加强水源涵养为导向,拆除岸上污染建筑、实施河道清淤疏浚等工程让河流大变身。

  重点实施北社公溪滨水绿道景观工程、马洋溪生态河道治理工程、文笔段沟渠整治项目、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以及湘溪流域安全生态水系连通治理项目等,倾力打造一条18公里的“小木兰溪”。

  “通过普里溪的河体固化护岸,马洋溪生态河道治理、广宫村水土保持、夹漈山门溯溪而上的安全生态水系景观工程,再配以水土保持、集镇区的污水管网建设等项目,串联起湘溪18公里水域治理。”范美龙说,项目化、清单式推进小流域水质提升,如今,湘溪的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

张洋村,一幅山清水秀的美丽乡村新画卷。(资料图片)

  点上开花,盘活全局。初夏时节,张洋村马洋溪碧波荡漾,流水淙淙,山清水秀,亲水公园风景独好。村民小柯带着家人在溪边垂钓,“出来玩,一家人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这里”。

  位于萩芦溪上游的马洋溪生态河道治理工程,治理河道全长2.065公里,总投资1500万元,是省委省政府“小流域综合整治”为民办实事项目的重要内容。经过两年的整治,马洋溪生态广场已成为市民休闲打卡户外景区之一。

  从单一河道治理转向水陆统筹、系统治理,从割裂治理转向精准施策、点面结合,湘溪治理模式走出山区中小河流治理示范“小而美”的新路子。

  振兴之水 淌进生活

  湘溪治水花了大力气,如何做好治水成果转化的文章,就显得尤为重要。

  4月3日,莆田2020年首场现代农业开放招商项目签约活动在涵江举行。涵江区现场共签约项目11个,其中新县5个项目,而张洋村就占了3个,一期投资额2500万元,项目涵盖特色种植、现代农业飞防服务、田园康养、现代农业示范园等。

张洋村俯瞰图(资料图片)

  走进张洋村东埔田现代农业基地,基地绿意盎然,一株株玉米长势喜人,已有半人高,预计6月中下旬就可以采摘。张洋村自去年成功引进试种水果玉米,市场反馈良好,今年推广种植120亩新品种水果玉米并三季轮作。

  “村里通过土地流转方式收取种植基地租金,前5年为600元/亩/年,后5年起为干谷230公斤/亩/年。”范美龙说,张洋村还以资源、资产、资金入股与莆田振兴集团子公司合作筹建张洋壶兰耕读研学基地,打造可推广、可复制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

  得益于综合治水生态景观同步建设,张洋村的山、水、田资源都得到协同发展。

  村后田螺山,村前湘溪水。新签约的田螺山农业综合体开发项目已落地,拟结合西灵梯田美景、田螺山森林植被、湘溪流域景观带等张洋美丽乡村景观和完善基础设施,由上海交通大学规划设计院打造集休闲观光农业、田园旅居康养为一体的田园康养农业综合体。

  眼下,工人们正在梯田上插秧苗,63岁的村民波叔应聘上岗。他对记者说:“从家里到田里,只需要10分钟的路程,每天有150元左右的收入,有事做有工资领,日子挺好过的。”

  企业有发展,村里有产业,村民有收入,落地新县的生态农业项目越来越多,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旧村复垦建设、县级土地开发等方式激活新县“金土地”,重塑农业产业结构,构建农业新布局,在带领百姓增收致富的同时,推动乡村振兴。

  自2018年以来,以“振兴乡村·美丽涵江”为主题的莆田市“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已在新县成功举办两届。农民趣味运动会、莆田市各县区农产品展销、莆阳特色美食小吃、“稻田艺术节”等彰显莆田地方特色的庆祝活动,在新县共谱“农事文章”,“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丰收景象展现着农民群众耕耘田园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

  文化之水 流进人心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给湘溪流域换上历史古迹的外衣后,可以清晰触摸到沉淀在新县发展历史的文脉所在:

  宋代史学家郑樵著述《通志》的夹漈草堂、芗林寺修史堂、元代的清乐桥、宋元原构巩溪宫、步云洞李白庙、兴化县城隍庙、石竹寺、妈祖文峰宫、外坑乡苏维埃政府旧址……

  “这些自然、人文的历史记忆或遗迹都分布在湘溪沿线,保护好生态底色,更要保护好历史留给新县的文化积淀,要善于用现代语言讲好古湘溪故事。”新县镇党委书记陈静说。

去年6月,“古邑新县,湘溪悦跑”活动在张洋村举行。(资料图片)

  去年6月9日,首届新县湘溪欢乐跑活动在张洋村举行。700名参赛者在被誉为“最美乡村赛道”上奔向青山绿水的怀抱。本次悦跑路线设置了“8”字形路线,途径多个文化景点,全程8公里,沿途的山峰碧野与河流相映生辉,给所有参与活动的运动员、志愿者留下了难忘的“湘溪记忆”。

  陈静说,将湘溪水生态景观串珠成链,着力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生态“后花园”,就要打好“旅游+”这张牌。

  以湘溪全流域治理串联沿湘溪流域诸多历史古迹,结合建设滨水绿道景观、迷你马拉松健身步道、休憩补给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塑造环湘溪流域18公里生态旅游观光线路,新县“一跑成名”,打出了“旅游+生态”牌。

  “旅游+文化”上,新县则优先规划了郑樵史学文化、苏维埃政府旧址革命老区文化、山区妈祖文化组合牌,充分整合资源推进新县集镇区以古县衙文化格调提升改造,重塑古县衙文化特色小镇风貌、郑樵文化园、外坑苏维埃政府旧址红色阵地等文化阵地建设。

  文化也为产品赋能。新县方糕,这一传统老莆仙美食,还是莆田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县致力打造方糕为莆仙旅游伴手礼。“正在筹备建立一个新县方糕文化馆,结合研学体验、地方旅游等方式弘扬传统美食文化。”新县方糕手作人柯雅琴说,结合文创,穿上“新外衣”的新县方糕能走得更远。

  水送山迎,一川如画,如此美景,游客纷至沓来。近年来,农民丰收节、旗袍秀、迷你马拉松、乡村文化游暨元宵游园系列活动、乡村振兴巾帼在行动文艺汇演等相继在新县举办。

“中国农民丰收节”涵江分会场在新县镇张洋村举行。(资料图片)

  “人气旺了,共建美丽乡村的氛围更浓厚,我们的溪水才会更有灵气,更加美丽。”陈静说。(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林爱玲)


[责任编辑:俆嘉馨]

莆田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
东南网 技术支持 
Copyright (C) 2011-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