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莆田文明网 > 文明创建频道 > 道德建设 > 内容页  返回首页

身边的榜样|张培丽:照亮乡村孩子的光

发表时间:2024-01-29  来源:湄洲日报

  1月24日早上7时许,华亭长岭小学就传来阵阵朗读声,为这所乡村校园增添了生机。长岭小学校长兼五年级语文老师张培丽一边巡堂,一边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助力孩子们备战期末。

  “我的根在农村,回到农村成为照亮孩子们的一束光,这既是我坚守农村教育的初衷,也是我人生价值所在。”这是扎根乡村12载的张培丽最质朴的教育梦。

  说起张培丽的教育梦,其实并不简单。高中毕业后,她考取了莆田学院师范类专业。开学前,她在家人的陪同下,切除了让她经常性头痛的脑部良性神经瘤。但跨过了脑部手术大坎,术后面部神经麻痹后遗症却让原本自信漂亮的张培丽陷入了黑暗的泥淖。

  梦想的历程,都是勇于面对、勇于追求的过程。经过反复的心理斗争,张培丽决定勇敢面对一切。她于2011年8月顺利考录教师职位,踏上三尺讲台,实现了心中的教育梦。

  生命的大考让张培丽意识到,人生短暂,生命须有价值。追梦的历程让她感受到,教书育人,梦想需要坚守。

  时光弹指一瞬间。如今,张培丽已从一位教师“小白”成长为扎根乡村学校12年的骨干。

  华亭长岭小学位于华亭镇长岭村,地处偏远,很多家长外出务工,校园的留守孩子也随之增多。怎样安抚这些孩子,让他们健康成长?这是张培丽最为关注的问题。多年来,她从了解孩子的境况入手,对全校留守孩子的生活、学习以及身心健康等进行全面调查,建立留守孩子档案,并制定关爱计划。平时,在她的办公室内或者校园的路边,大家也经常能看到她与孩子们促膝长谈、并肩而行的情景。

  每到寒暑假,身为党员的张培丽组织学校党员干部为留守孩子送去节日礼品或学习用品。在她的关心下,那些留守孩子变得爱说爱笑,满脸幸福。

  一点星光,通透一角,照亮一方。张培丽撰写了长达7万多字的论文《小学语文情感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情感补偿的实践研究》,将教学过程中所见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生理等生存困境逐一道出,并提出了用小学语文情感教育来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情感补偿的思路。该论文受到了区教育系统以及同行教师的点赞。

  除了关注孩子们的心灵,改善办学条件也一直是张培丽的心上事。她多次往返上级主管部门、村委会、爱心企业之间,经过不断努力,各方面资金和物资纷纷投到长岭小学。

  学校“硬件”改善了,张培丽还通过带领骨干教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让更多的年轻老师在教学上成长。她希望有更多热爱教育的年轻人在乡村教育中找到发挥才华的舞台,获得教书育人的成就感。

  这12年,张培丽是不容易的。因良性脑瘤术后面部神经麻痹,不得不屡次前往上海、深圳等地求医。每次术后,医生都会建议休息2个月,但对她而言,教学是放不下的事业。十几年来,她没有因病耽误学生课程。

  这12年,张培丽是坚强的。在福建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习期间,她工作与学业并挑。“虽然身体很累,但这些学习,让我教起学生来更有底气,也更得心应手。”张培丽说。

  这12年,张培丽是幸福的。至今仍有不少毕业多年的学生时不时发信息问候:“老师,我想您了!”“老师,您要注意身体!”甚至,有学生在高考前夕,回到学校找她倾诉自己的困惑与迷茫,重新找回对学业、对未来的自信。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7年11月张培丽获得省“敬业奉献”好人榜提名、2019年被评为市优秀班主任、2021年获评城厢区教育系统委员会“党员师带徒先进典型”、2022年获得省第三届“最美教师”提名、2023年被评为华亭镇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2023年9月,她接到任命通知,全面负责主持华亭长岭小学的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从一名普通教师到校长,身份转变了,不变的是她对教育的赤诚初心。她依旧站在讲台,担任五年级语文等学科教学工作,将学校管理与教育教学任务“两手”抓。

  张培丽说,如今数字化设备也走进农村学校,她希望能持续改善校园条件,使乡村的教育教学质量再上一个台阶。

(陈颖)


[责任编辑:傅赐明]

莆田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
莆田晚报社 技术支持 
Copyright (C) 2011-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