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莆田文明网 > 文明传播 > 文明时评 > 内容页  返回首页

莫让“圈层”圈住文化发展

发表时间:2020-05-11  来源:莆田文明网

  年轻人对“独特性”的追求加固了圈层,各种应用通过精准推送进一步强化这一趋势。这个过程容易造成“信息茧房”效应,即圈层内部与文化整体相隔膜,缺乏对社会整体的理解和认知。(5月8日 《人民日报》)

  作为数字化时代的文化热词,“圈层”现象指的是人们信息的接受、文娱产品的选择以及社交,在某一相对固定的群体范围内进行。当前,众多年轻人通过大大小小圈层在微博、豆瓣、B站等网络交流平台完成了一场文化领域的内容分割,人们在通过这些多元化的圈层感受文化内容百花齐放的同时,也需要警惕文化发展的故步自封。

  圈层作为一种旺盛的个性化文化需求和广泛的数字信息相互碰撞结合而生的时代产物,具有鲜明的优势和缺陷。一方面,互联网技术使得各类文化拥趸者,尤其是小众文化爱好者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同好集聚,各个圈层成为大数据背景下有效的文化标签,通过信息整合与细化分类实现文化爱好者的便捷查阅和文化生产者的精准输送。但另一方面,文化内容的过度细化与集中容易导致圈层内部信息同质化现象严重,一则形成“信息茧房”,不利于信息获取的全面性和内容阅读的客观性;一则使得狭隘的视野滋生偏激的思想,从而产生圈与圈之间的对抗情绪,不利于文化间的互动交流。

  尽管圈层的存在确实能为某些文化元素保留传承的火种,但是文化发展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其多样性,也在于其包容性,各个文化类别之间良性的互动交流对于文化整体的发展不可或缺。所谓的“破壁”、“出圈”,作为与“圈层”相对存在的文化热词,同样证明着这一点。即使是自诩小众、冷门的圈层,也依旧在文化分享过程中寻求更为广泛的文化认同。

  因此,要实现出圈,一是要做好本圈文化,深耕文化内涵,挖掘文化精华,从而制作出具有独特性和吸引力的文化精品。二是要做好圈际交流,加强内容获取的广度与深度,开放思想,博采众长,在文化互动中完成自身的突破创新,从而实现整体文化圈的分而不断,常看常新。

  文化的发展不是一场圈地运动。圈层之“圈”应当成为保护特定文化的文化认同感的铠甲,而非文化相轻互相攻讦的长矛,应是体现个性之钥而非求同排异之门。莫让“圈层”圈住了文化发展,只有各类文化美美与共,才有百花争艳的文化繁荣。(言冉)


[责任编辑:俆嘉馨]

莆田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
东南网 技术支持 
Copyright (C) 2011-2018 All Rights Reserved